教育教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正文

教育教学

三城探艺,设计寻踪 —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毕业考察

时间:2025-10-23    点击数:     来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5年10月13日至19日,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专业2025届毕业生,在马庆、孙强、石琳、纪薇四位老师的带领下,赴郑州、西安、洛阳三城开启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从社区商业到工业遗存,从市井街巷到乡村民宿,于行走间触摸设计温度,在探访中汲取创作灵感,旨在为后续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一、城市更新篇——郑州、西安

探访工业遗产活化典范郑州二砂文化创意园,观察老旧厂房如何在设计赋能下破茧重生,平衡历史肌理与创意功能。带队老师从功能分区到材质碰撞,深入剖析工业遗存如何通过设计“活化”。

芝麻街公园里作为郑州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这座由老厂房片区改造的公共空间,刚踏入就让人感受到“设计服务民生”的温度。园区内保留了老厂房的烟囱和部分墙体,与儿童游乐区、老年休憩亭形成“老与新”的对话


走进西安复地大华1935园区,当年纺纱厂的锯齿形厂房、红砖烟囱、铁轨遗迹被完整保留,却在内部注入了新的功能——部分厂房改造成剧场与展览空间,挑高完美适配大型演出;另一部分则变身文创商店与咖啡馆,营造出独特的休闲氛围。

二、文化传承篇——西安、洛阳

走进西安市中心新华书店改造项目,学习老建筑内商业动线的重构智慧老建筑的木质梁架与现代书架的巧妙融合让人眼前一亮。管道设备完美隐藏空间架构形成了纯净而完整的空间。

漫步易俗社街区,青砖灰瓦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商铺相映成趣。老西安的市井谚语与秦腔元素“文化符号”的植入,让街区不仅是商业场所,更是城市记忆的载体,平衡了商业需求与文化保护。


西安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内烟火气与文艺气息扑面而来——摊位保留了传统布局,但增加了文创小店、艺术展厅等新型业态功能。老师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指出:“这里的设计精髓是‘保留烟火气’,没有把老菜场变成纯粹的文创园,而是让传统菜场与现代业态共存,这种‘反差感’反而让空间更有活力。” 


踏入西安电影制片厂园区,老摄影棚改造的展厅里,场景布置让每一处空间都充满“影视IP”特色。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意义,为同学们接下来毕业设计的选题提供思路。


洛阳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老师引导同学们关注叙事逻辑与展陈策划:整个展馆按文明起源王朝建立社会生活的脉络布局,让参观者像走在历史里一样自然,显示了线性叙事在博物馆设计中的运用。 


师生们调研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水利遗产的展陈设计,分析空间叙事如何串联历史脉络,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与二里头博物馆的“沉静”不同,这座博物馆以“水”为核心,用现代设计还原大运河的“流动感”。


三、乡村振兴篇——西安、洛阳

走出市区,深入乡村,探索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路径学习乡村场景下如何以设计保留在地文化,兼顾居住舒适度与乡土特色。 西安鄠邑区蔡家坡村、将军故里・疙瘩村民宿两地考察,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乡村设计不是城市风格的复制,而是在地文化的转译。


走进洛阳魏坡新序项目,这座有着400余年历史的古村落,青砖灰瓦的明清古宅与点缀其间的现代设计相映成趣,老师与同学们积极交流,探讨村落中“新与旧”的融合,古建筑的“活态保护”,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古村活化”的另一种可能。

七天三城,从现代空间到千年遗址,从城市更新到乡村营造,这场考察不仅是对室内设计边界的拓展,更是一次“从观察到思考”的实践修行。相信同学们将把此行所得融入毕业创作,让设计真正扎根于文化与生活之中。


关闭

电话:0531-89626616
传真:0531-89626616

Email:sdyixyjz@163.com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校区大学路1255号

欢迎关注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