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校庆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并针对美术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讲话。他指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城乡规划建设中,增强城乡审美韵味、文化品位,把美术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要增强文化自信,以美为媒,加强国际文化交流。”这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美术与设计服务于城乡建设的殷切期望。
作为从事设计教育的高校,应积极学习和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为目标深入贯彻到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当中。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室内设计教研室在乡村美育设计实践中的相关情况。
一.专业介绍
环境设计专业是山东省高等教育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其前身是室内设计系。2019年获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而室内设计专业是环境设计专业下设的两个专业方向之一。室内设计专业一直践行以为人民而设计,以“实践教学型”和“应用型”为培养定位,充分发挥学科群交叉的优势,构成艺工融合的教学体系,是产学研结合设计教育模式的积极践行者。
二.乡村建设主题实践概况
室内设计专业在日常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中,紧密围绕乡村振兴进行乡村环境特色、可达性等多方面的科学研究,同时利用假期课堂带领学生进行乡村村环境调研和建筑与文化口述史调研,并将调研内容融入教学实践进行设计创作,形成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乡村环境设计活动。
另外,乡村振兴等相关主题,无论在日常室内专题设计课程还是毕业设计中,一直以来也是学生们重要的选题方向。尤其在近两三年的毕业设计选题当中,更是占到了整个毕业生作品数量的1/3。毕业指导老师也有意识的在开题选题时,对学生作出必要的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相应国家政策号召,关注乡村规划与建设。力求让学生通过方案实践掌握相关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进而能够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助力乡村建设。
三.美丽乡村建设主题实践特色介绍
在乡村振兴相关主题的创作设计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室内设计专业独有的特色。
1.涉及面广
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方案主要涉及的空间类型有乡村民宿民居改造设计、乡村特色餐饮空间设计、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等几大类。几乎涵盖了乡村建设的大多数空间类型。
陈馨宇《泰安里峪村餐饮空间设计》
孟夕童《山村民宿改造设计》
韩华《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
穆启亮《石节子村美术馆设计》
张应凡——三洲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
2.具有系统的设计理论指导原则
在长期的乡村美育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室内设计教研室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概括来说就是通过对乡村整体的地理状况、文化环境、整体风貌、民俗民艺等方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取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元素、材料及工艺,并将之应用到相关空间设计之中。强调针对不同的功能空间,在尊重和保留原有乡村建筑特色、人文特色的基础上,借助现代的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进行设计,进而满足当地村民以及外来游客文化需求、审美需求以及功能需求,凸显其审美韵味,提升其空间品格。在以上原则指导下,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结合具体案例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与设计手段展开方案设计。
3.科研与实践相结合
本教研室的教师除了日常教学外,大多具有丰富的项目实践经验,这为主题创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师资基础。老师们会将相关项目的实践心得应用到日常教学与方案辅导过程当中,进而能够更好地解答学生在设计中的众多疑惑。
四.成绩概览
在日常课程教学和毕业设计中,我们会推荐相关主题的优秀作品积极参加国内外设计竞赛,并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其中孙强老师主持设计的《博山西厢村建筑改造》入选第十三届美术全国美术作品展;王天琪同学《济南西更街道院落改造》和石磊同学《归巢——近郊农村养老空间设计》两件设计作品获得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的金奖;赵连破同学的《一味廊——微山湖畔的民宿》获得银奖;孙鹏同学设计的《栖乡——古村落乡村民宿改造设计》获得第十三家中国国际室内设计双年展的银奖;徐星昊同学的设计作品《陌上锦田——大战地村部分项目改造更新》获得020创新中国最佳设计作品一等奖;全明超同学的作品《传统民居改造——营舍胡同》,获得“威海南海新区杯”第四届山东省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二等奖等,可谓是成果丰硕。
孙强《博山西厢村建筑改造》
徐星昊《陌上锦田——大战地村部分项目改造更新》
孙鹏《栖乡——古村落乡村民宿改造设计》
以上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本教研室师生们的积极努力。在今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学生培养方面,我们将会继续遵循“艺工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结合国家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并展开相关专题教科研工作。从而更好的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与能力展现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特色,艺术特色与社会主义新时代精神,为社会主义乡村美育设计实践,为人民群众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空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