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拓宽专业视野,活跃设计思维,4月17至21日,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2021级风景园林专业,在曹灿景、申正宇老师的带领下,赴北京开展了为期5天的专业综合实习考察。期间,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大学校园景观、工业遗址改造、历史文化街区、专题公园、古典园林、现代滨水景观等多种类型的优秀项目案例。
考察期间,老师和同学们从专业角度,结合具体项目进行探讨与分析,总结交流,做到行以致远,教学相长。
1、 校园漫步,文化熏陶——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
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林业大学都是我国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一个是艺术类高校的代表,一个是农林类高校的代表,其校园景观各具特色。
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侯晓蕾和吴祥艳教授的安排下,正在央美读研的我院优秀毕业生安萧玉、王淑贤带领同学们参观了校园景观,并做了详细介绍。中央美术学院致力于建设造型、设计、建筑、人文等学科群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现代形态美术教育,学院始终坚持的“注重使命、崇尚学术、尊重人才、兼容并蓄”的传统与精神。同学们一同参观了7号教学楼、校园景观小品、美术馆公共艺术、校园植物景观、校园文化活动场地等代表性景观空间场所,深深被校园建筑和景观艺术之美所吸引。
正在北京林业大学读博士的我院风景园林优秀毕业生徐涵和程晓帆,共同带领同学们深入参观了北京林业大学校园景观,让同学们体会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精致的花园景观,大家被分布在校园内的多处精致的景观节点空间吸引。既有学术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学术交流空间,也有科普性、展示性空间,更多的是供师生休闲交流为主的景观空间场所。整个校园空间虽然不大,但空间形态各异,变化丰富,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与宁静,对这所充满生机的大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渴望能够进入学校深造学习,进一步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内涵。
期间,同学们专程参观了园林学院办学70年成就展,了解北京林业大学在风景园林专业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专业发展。园林学院在园林艺术等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不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而且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园林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城市更新,棕地新生——首钢文化园和首创郎园Station
首钢工业文化园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是近些年工业厂房改造再利用比较成功的典范。师生们共同漫步在首钢文化园的同时,老师向学生们介绍了首钢文化园的改造背景以及改造的设计思路、空间与景观要素布局、业态组织等内容。首钢工厂生产功能整体搬迁后,原来的厂房和生产设备如何再利用是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经过重新规划、功能定位和整体改造,引入文创、休闲体验、展会活动、体育赛事等新业态,让厂区重换新生。充分利用厂区遗留下来的生产设备,加上艺术的提升,铁皮工厂的复古感和现代艺术交融,再加上石景山群山和古建筑群历史感的映衬,昔日轰轰烈烈的钢铁生产场面与湖光山色有机结合,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通过参观首钢文化园,同学们深入了解到如何将工业遗产资源转化为具有时尚、绿色的景观,以及如何在工业遗址空间中通过规划设计创造出充满活力的新空间,这有助于学生们拓展思路,在末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风景园林设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首创郎园,是北京“疏解腾退促提升”的城市发展战略背景下,原北京纺织仓库转型改造为首创郎园Station国际文化社区,利用工业底蕴十足的原有存量建筑空间,结合朝阳区的发展格局,打造融合国际文化交往、公共文化服务、文化生活、创新教育的无边界共享生态文化空间,引进文化、影视、设计、艺术等新业态,打造满足产业、文化、城市公共服务等多重功能的7x24H一站式的城市复合空间。
期间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郎园的规划布局、景观艺术、业态类型、景观空间特色等,让大家了解如何将工业遗存同文化艺术、城市更新的结合应用,提升城市空间的活力。
3、 主题公园,生态设计——国家植物园、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位于北京的国家植物园是我国重要的植物科普、研究和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公园坚持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兼具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园林园艺、文化休闲等功能,是我国代表性的专题植物园。公园包括南园(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和北园(北京市植物园)两个园区,南园建有裸子植物区、牡丹园、丁香园、蔷薇科植物区(月季园)、壳斗科植物区(橡树园)、水生与藤本植物区、本草园等15个特色专类园,拥有体现植物多样性时空演化历史的展览温室和菩提树等国礼植物。北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科学综合研究机构,拥有亚洲最大的植物标本馆、中国古植物馆等,同时拥有国际海棠品种登录权,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和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基地,每年举办桃花节、菊花文化节、兰花展等活动。
在国家植物园,曹灿景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不同园林植物的观赏形态特征以及配置应用方式。同学们认识了许多园林植物新品种,比如金叶连翘、金叶绣线菊等彩叶树种;看到了一些植物配置新的应用方式和应用场景,尤其对樱桃沟自然生态环境和郁金香花海的景观效果印象深刻,对植物造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全国代表性自然生态型主题公园。在参观过程中,老师们介绍了整个公园的景观空间布局、景观分区、景观功能组织以及服务设施配套等专业问题。同学们参观了路边花境、疏林草坪、树阵广场、奥林匹克塔、滨水湿地、奥林匹克公园景观和商业服务配套建设等,并欣赏了鸟巢夜景景观效果。
期间,两位老师给同学们做了简要的考察总结。申正宇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了考察总结复盘交流,各自分享了几天的考察学习感受与收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收获颇丰。通过现场的实地学习,同学们对于主题公园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现场感受到了大尺度景观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应用技术要点。
4、 古典园林,文化传承——颐和园,圆明园,中国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世界文化遗产。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部,与圆明园毗邻,水面约占全园四分之三。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园林,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造园艺术手法多样,既有北方园林的粗犷大气,又有江南园林的小巧多变,造园艺术水平高超,是风景园林专业学习的必到之处。曹灿景老师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颐和园的整体情况,重要的造园艺术手法和代表性景观节点。在老师的带领下实地考察了十七孔桥、南湖岛、铜牛、文昌阁、长廊、石舫、佛香阁、谐趣园等代表性景点。
中国园林博物馆是一处集中国园林历史、技艺、建造艺术以及活态展示的重要场馆。通过参观,同学们不仅了解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园林文化和造园艺术,也进一步了解了现代园林和风景园林发展以及服务社会的新时代使命。
圆明园是我国另一处代表性皇家园林的代表,号称万园之园。因历史的原因,现在仅存西洋楼遗址等为数不多的园林遗存。在老师带领下参观了圆明园大水法、黄花阵、海晏堂、圆明园博物馆等建筑和庭园遗址。
通过颐和园和圆明园的考察学习,同学们领略到了皇家园林艺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底蕴深厚的中国园林文化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不仅对中国的传统园林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深刻认识到了古典园林的独特艺术魅力。
5、 滨水活力,亲水空间——亮马河滨河景观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位于北京朝阳区,全长5.575公里,经过改造提升,打造成北京重要的滨水景观廊道,勾勒出一道城市人文风景线。亮马河畔已成为一个集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景观、水经济于一体的国际风情水岸,项目获评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成为市民青睐的城市“亲水空间”。
在老师的带领下,沿着亮马河滨河景观步道漫步,同学们身临其境,领悟亮马河滨河景观的魅力。不仅学习了关于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还从现场了解到自然与人的设计创作结合的重要性和技巧。同时,现场实践学习也有助于形成全面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审美能力,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带领同学们走出教室,从课堂到现场,见山、见水、见真知。此次综合实习考察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丰富阅历、增长专业知识。
五天的考察行程紧张而又紧凑,一路走来,同学们在领略风景园林艺术与设计魅力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北京这座古城散发出的文化气息与活力,既拓宽了专业视野,也激发了创新思维活力,大家都感觉收获满满。
风景园林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强调实践教学是本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一流专业建设的重要举措,下一步将开展更多样化的实践和实习活动,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