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青”的震撼
-----解读稻田纯一景观手稿
手绘表现是传统绘画艺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是表现和再现结合的艺术。通常手绘表现包括素描、徒手画、涂鸦、草图、速写、图示记录、视觉笔记等,它是设计师设计过程中设计思维的记录。目前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学生普遍都热衷于电脑绘图。事实上,电脑设计目前只能在制图效率和质量上加以改善。其自身有难以克服的弱点:缺乏思维与感觉上的原创性和艺术性。而且用电脑进行高水平的效果图设计必需借助于美术基础,否则绘图员与设计师也就没有区别了。
在稻田先生的这次展览中,突出的主题就是景观作品是怎么得到的,得到的过程步骤是什么,而不是华丽的成果,而在得到成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脑中浮现的灵感的体现,展示这些美好灵感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彩色铅笔搭配一张画纸,稻田先生的设计灵感就呈现在了我们的面前,一张张看似随意却深藏意境的手稿震撼了我们的视觉神经,以及对景观设计的意义的深思。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是否有过灵感闪过而没有及时记忆下来的经历,如果那时你已经具备了画手稿的习惯,那你就可以潇洒的记下这一瞬间的灵感,让它演变成真正打动别人的设计作品。
在电脑充斥我们生活每一寸空间的时代,也让我们欣然的接受了用电脑去完成自己的设计,但是缺少了一份设计的原始感,这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稻田先生是一个在景观行业奋斗了35年的景观设计专家,他可以充满新鲜感的去迎接每一个方案,用画笔记录点点滴滴的灵感,这是由对景观设计的热爱和执着铸成的,从手稿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看出,没有任何倦怠,没有任何类同,每一幅都有自己的内容和特色,都主张有活力的“东方生命景观”,“道法自然”无始无终的境界。
对于稻田先生的手稿给我们带来的震撼远不止这些,更多的是对景观设计的进一步的理解,原来在大家面前呈现的大都是设计好完成的景观作品,让我们看完之后更多的是迷茫和不解,想进一步了解好的景观作品是怎样得来的,而这一次稻田先生带来了的展览是一次非比寻常的展览,35年来沉甸甸的手稿、过程分解图、分析图以及最终的成果模型都完整的展现在我们面前,真真切切的打动了我们,也震撼了我们的神经,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景观”的概念。
东方生命景观的理念也充分的在稻田先生的作品中体现出来,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文系统的思考,例如人工与自然地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地可持续发展,自身感官带来的对景观的特殊理解,都是“东方生命景观”精神理念的传达,认为景观设计中的“微气候”“微循环”的创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空气是不断循环,植物的成长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对环境发生作用和变化,创造一个循环畅通的景观系统,给人们带来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经过这次展览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很多,学习到了很多原来没有接触过的内容和概念,这次展览带来的不是简单的设计作品,而是对景观设计的深入了解,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思考空间,让我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存在精神内涵”的景观作品,以及创作的过程和步骤。

